面對電動化、智能化,全球汽車業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2023年上海車展用“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點題,汽車的新時代,亦是行業的新時代。汽車誕生百余年后,中國市場的崛起讓燃油車與電動汽車加速換位,也讓造車“肌肉”秀場的A級車展變得更接地氣、更多元化。而進入第二十屆的上海車展,中外車企地位的轉變也在上演,互聯網、上下游企業引來的高關注度,也讓這屆車展的看點不再僅限于“一輛車”。
觀眾“看”不同
20世紀80年代,國內汽車市場尚處“萌芽期”,公眾對車展更是陌生。1985年7月,首屆上海車展正式開幕,讓國內公眾首次近距離接觸“全球級汽車盛宴”,開幕首日參觀量便超2萬人。有報道稱,“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車工業新成就、謀求汽車工業交流與合作的盛會”。首屆上海車展上,成立不久的上海大眾展出首款車型——桑塔納,該車型也成為車市經典的“老三樣”之一,家庭轎車也開始走入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隨后,北京車展等國內A級車展陸續舉辦,上海車展不僅為車市引入“活水”,曾經的車展風景線——“車?!币彩鞘状维F身上海車展。1993年,豐田汽車在上海車展上首次嘗試用汽車模特吸引觀眾,收效極好。此后,去車展看車模、看豪車一度成為每屆車展的高熱話題。
如今,時代發生變化,國內汽車市場已從高速擴容階段進入存量階段,而上海車展也發生著轉變。2023年上海車展,燃油車的“主場”地位逐漸被新能源汽車取代,當初在車展上勢頭一度蓋過展車的“車模”與明星也已“退燒”,觀眾的觀展習慣與車企的展示正發生轉變。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本屆車展上僅有王凱、朱亞文、黃渤等明星出席車企新車發布環節。
事實上,在全民自帶“流量”的時代,車展的風景線已變為網絡主播。這些主播不僅是介紹車型信息、直播發布會,更游走在各展臺間幫助場外的消費者第一時間解答問題并直播車展的各個細節。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有些直播團隊更是“歇人不歇播”。一位上海車展現場直播團隊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的直播是輪番換人,男主播講車,女主播在展臺與工作人員解答后臺消費者的提問,不同時段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span>
按慣例,每屆上海車展前兩日均為媒體日。在此期間,各車企集中發布新車型及企業戰略,但在媒體日期間公眾只能通過媒體后期報道來了解車展信息。而通過各個直播間和視頻平臺的信息,公眾卻能在第一時間獲悉車展動態,了解產品信息。如果說美女車模與明星為車企展臺帶來的是關注度,那么各大現場直播則更拉近了車企與消費者的距離,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直觀參與,從而拉動潛在消費力?!爸辈ヒ让餍擒嚹R鲗τ谄髽I更有幫助?!币晃卉嚻髢炔咳耸勘硎荆骸跋啾扔谑昵?,現在公眾來到車展更關心的是產品、技術、價格等需求,不再是只看熱鬧。直播能使消費者在公眾日開放時就已經對產品和車展有了了解,讓后期來逛展的消費者更加輕松,目標性更明確?!?/span>
跨國車企組團“取經”
觀眾對車展觀看重點轉變的同時,中外車企的“角色”也在互換。本屆上海車展開幕前,有海外媒體發布名為“中國購車者已放棄對外國品牌喜愛”的文章,在外界看來該文章的題目點出了目前跨國車企的“焦慮”,而在上海車展開幕后也頻繁出現跨國車企組團到自主品牌展臺“取經”的場面。
本屆上海車展上,去年摘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的比亞迪推出全新微型電動車海鷗,新車發布后便引來不少國外車企同行。北京商報記者在比亞迪展臺看到,一位工作人員正向一批參觀者介紹車型信息,從參展商證件上可以看出,這批參觀者為大眾汽車集團的工作人員,更有媒體拍到大眾汽車集團高管現身比亞迪展臺。同時,首次亮相上海車展的仰望汽車展臺,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其中包括法拉利、蘭博基尼、賓利等超豪華品牌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國外高管參觀中國展臺引發關注并非首次,但此前頗為尷尬。2017年,憑借“模仿”成名的眾泰汽車展臺展出了高人氣車型SR9,由于外觀酷似保時捷Macan,時任保時捷CEO的奧博穆也來到眾泰汽車展臺一探究竟??吹絊R9外觀與保時捷Macan高度相似后,奧博穆臉上的尷尬神情被網友捕捉下來,成為車展上的熱門話題之一。然而,隨著自主品牌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國外車企高管參觀自主品牌展臺時的心態也已發生變化。蔚來上海公司總經理康凱表示:“上海車展首日,蔚來展臺迎來非常多的海外車企高管,有的是提前預約,有的是‘不請自來’,從新車到創新服務,大家都很好奇?!庇芯W友稱:“現在國外車企是來學我們,不再是我們學他們!”
國外車企高管心態上的變化,來自中國車企已搶占新能源汽車風口。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銷量達536萬輛,約占全球銷售總量的2/3。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年新能源乘用車將有850萬輛的銷量規模,有望實現30%左右的增長。
中國車企搶占新能源汽車話語權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龐大的規模及增量空間,讓跨國車企倍感壓力。今年3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54.3萬輛,同比增長21.9%,環比增長23.6%。從市場份額來看,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已達67%,合資車企僅占5.8%。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近兩年中國汽車行業不僅是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和滲透率持續提升,同時在三電技術、互聯網技術、智能化上中國車企的實力也不弱,這讓“大象轉身”的國外車企開始借鑒中國經驗。
本屆上海車展,不僅國外車企高管組團參觀自主品牌展臺,大眾、寶馬、奔馳等德系品牌掌門人更集體到場。其中,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在車展前一周來到中國,寶馬集團近半個董事會參加了車展前夕舉辦的寶馬“創新未來之夜”,大眾集團旗下大眾品牌、保時捷和奧迪也均率相當規模的代表團參加本屆車展。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表示:“誰都打敗不了趨勢?!?023年上海車展,讓全球車企掌門人與高管意識到新時代的到來。
下半場技術流上位
如果說,十年前車展的主角是“車”,如今可能還需加入更多主角。本屆上海車展上,汽車電動化向智能化趨勢轉變愈加明顯,汽車“朋友圈”中出現了更多新玩家。
上海車展組委會公布的信息顯示,百度、華為、地平線、黑芝麻、四維圖新、億咖通科技、地平線、星紀魅族等企業參展,均為芯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高精地圖等行業的頭部企業。這些企業正試圖打破上下游各個環節的協作障礙和信息壁壘,正式參與到汽車技術與產業變革中。
作為互聯網大廠之一的百度,首次以獨立展商的身份參加本屆上海車展,其展臺展出了基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打造的Apollo智駕。盡管是車展“新人”,但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早在2013年便已入局。百度相關人士表示,汽車智能化競速賽已經開啟,未來三年將是關鍵窗口期,電動化引發的淘汰賽將在智能化階段再次出現,車企應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超過26%,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初期市場”向“智能化下半場”過渡。2023年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則顯示,75%的消費者對高速智能駕駛有需求,60%的消費者對城市智能駕駛有需求。“當智能化完成市場‘跨溝’后,沒有智能駕駛能力的汽車將難以進入用戶的購車清單。”百度集團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李震宇表示。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則認為:“誰能率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有真實獲得感的智能駕駛體驗,誰就有可能在下半場智能化的競爭中獲得先機?!?/span>
而另一家專注于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企業華為,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引發關注。北京商報記者在華為展臺看到,展品不僅有其合作車型,更展出高階智駕系統ADS2.0等產品。在造車上,華為始終保持“不造車”,但其技術早已融入車企產品中,這也讓華為在車展上與“車”聯系在一起。
除提供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外,本屆上海車展上電池企業也成為關注焦點。在電動化時代,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彼此需要。去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261.8GWh,同比增長84.3%。從材料方面來看,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份額超越三元鋰電池,達到55.6%。同時,動力電池技術多路徑發展,其中麒麟電池、大圓柱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液混合半固態電池之間的討論不斷。
本屆上海車展上,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億緯鋰能、欣旺達、中創新航等企業悉數參展。其中,欣旺達發布閃充電池產品解決方案。欣旺達方面表示,方形閃充電池已實現量產,今年還將完成第一代圓柱閃充電池的開發。作為頭部的寧德時代,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正式發布凝聚態電池。據悉,凝聚態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循環壽命長等特點。與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凝聚態電池每單位體積或重量可儲存更多能量??茖W家吳凱表示,凝聚態電池具備高比能和高安全的特點,單體能量密度最高500Wh/kg。
編輯:張志強
來源:央廣網、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