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今年前5個月的經營情況:平穩運行,主要產品價格有所提高,行業效益持續改善,主營業務收入22074億元、利潤68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8.6%。行業減虧成效顯著,虧損企業虧損額176.0億元,同比下降11.8%,其中鋁虧損企業虧損40.5億元,同比減虧22.4%。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27億元,同比增長2.0%。
從數據來看,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出現了可喜的情況,這自然與我國房地產回暖、投資增加等各種因素有關,也與行業產量調整有關。但長遠來看,整個有色金屬工業在調結構和轉型升級方面任務依然較重。
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有色金屬市場需求低迷,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市場供求失衡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顯現。
特別是2014年以來,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鋁價一度跌破萬元,銅、鉛、鋅、鎳價格比金融危機前的高點分別下跌60%、50%、40%和80%左右,部分品種已跌破平均生產成本線,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零增長,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3.2%,虧損企業數及虧損額大幅增加,大部分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難局面。
困難的增加,也讓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突出,如何化解這一難題,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扭虧為盈的關鍵。
不久前,國務院公布了《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了重點品種供需實現基本平衡,電解鋁產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銅、鋁等品種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稀有金屬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再生有色金屬使用比重穩步提高,重點工藝技術裝備取得突破,有色金屬材料消費量進一步增加,重大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等主要目標。
《指導意見》還明確了三方面的重點任務:一嚴控新增產能,堅決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等有關規定,確有必要的電解鋁新(改、擴)建項目,要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并在網上公示。同時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違規新建電解鋁項目,并將按照有關規定對違規新增產能的有關方面和人員嚴肅問責。
二是加強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公平執法,依法依規促使不符合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且經整改不達標的企業關停退出。
三是擴大市場應用?!吨笇б庖姟诽貏e強調了建立行業協會牽頭的上下游合作機制,解決制約有色金屬產品應用的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工程建設標準等瓶頸問題,實現從制造商向服務商的轉變,通過服務型制造促進創新突破,拓展有色金屬 產品在航空、汽車、建筑、電子、船舶及海洋工程、包裝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仍存在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精深加工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發不足,產品質量穩定性差、成本高等問題,大飛機用高強高韌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和鋁合金蒙皮板、電子級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大直徑超高純金屬靶材、乘用車覆蓋件ABS板等尚不能穩定生產。因此,整個行業需要著力彌補發展短板,力爭重點工藝技術裝備取得突破。